近日,我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教授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英文版)发表了题为《Reconsideration of the origins of the pastoral nomadic economy inthe Eurasian Steppe(欧亚草原游牧经济起源的再探讨)》的学术论文。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畜牧业等经济的起源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而游牧经济的起源问题处于探讨之中。本文着重探讨了欧亚草原地区的游牧经济最初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状态下形成的?导致游牧经济出现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如何从考古学上判断游牧经济的出现?
欧亚草原指西起欧洲东部黑海西岸多瑙河下游的匈牙利草原、东至亚洲东部大小兴安岭以西的蒙古草原、约在北纬40度与60度之间横贯欧亚大陆北部的狭长草原地带。这一区域中部和西部的内陆地区,约以北纬50度为界,以北属于较寒冷的森林草原地带,以南属半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带,两者之间的地区则属于半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带(图1)。本项研究认为,欧亚草原的游牧经济起源于半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带,是原先从事半农半牧经济的社会在遭受人口压力、畜群饲料危机以及气候恶化等后向游牧转变后所形成的结果。
图1 欧亚草原各地理区域及相关遗址分布示意图
本文还认为游牧经济出现的标志是不同于农业和半农半牧聚落的游牧聚落的出现。公元前1200年,东天山南北两麓地区出现了不同的聚落分布模式。这些聚落通常远离适合发展农业的区域,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天山南侧的山前和山谷地带,分布着游牧人群的冬季营地,多为小型聚落,只有少量大中型聚落。而天山北侧水源充沛的山前台地和缓坡地带,多分布中、大型聚落,属于游牧人群的夏季统治中心。
本论文的英文版链接网址为:https://www.sciengine.com/SCES/doi/10.1007/s11430-021-9940-1;JSESSIONID=7daa26f4-e6c7-4e09-b32e-fd0c4fd7c8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