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中心研究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和境外考古实践能力,9月至10月,受土库曼斯坦文化部邀请,中心选派2022级博士研究生邓晨赴土库曼斯坦参加托格洛克1号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本年度托格洛克考古项目(TAP—Togolok Archaeological Project)由土库曼斯坦文化部和意大利国际地中海和东方研究协会(ISMEO)合作主持开展,意大利土库曼斯坦考古项目主任芭芭拉·切拉塞蒂(Barbara Cerasetti)博士和土库曼斯坦保护、研究、修复历史和文化文物国家管理局局长穆罕默德杜尔迪·马梅多夫(Mukhametdurdy A. Mamedov)教授共同担任领队,成员包括来自土库曼斯坦马雷州历史博物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波恩大学、马克斯·普朗克地球人类学研究所、耶拿大学、德意志考古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那不勒斯大学及中心等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
在为期四周的工作期间,考古队共计发掘两道探沟,发现有房屋遗址、砖砌平台、火塘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动物骨骼、泥质雕像、印章等遗物,为了解青铜时代晚期托格洛克聚落形态、生活模式及年代学问题提供了丰富材料。
托格洛克1号遗址位于土库曼斯坦马雷州北部的卡拉库姆沙漠地区,是中亚南部青铜时代中晚期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共同体(BMAC)的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开展了考古调查和小规模发掘,确认其为一个规划较为规整的史前城址。2014年以来,ISMEO重新开始对遗址进行发掘与科学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该遗址所在的摩尔加布河三角洲地区青铜时代中期至晚期的社会形态演变。本年度工作由国际地中海和东方研究协会、德国研究基金会、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欧亚探索学会、欧洲研究理事会“欧亚果实:驯化与传播”项目以及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亚洲中部干旱区丝路沿线青铜时代文化格局与互动研究”共同资助。

邓晨(上排中)参与联合考古工作

邓晨(前排右一)与中外联合考古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