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伟,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史前考古研究室和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研究专长:
复杂社会演进和文明起源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聚落考古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研究,陶器制作
地理信息系统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专著:
2010年:《灵宝西坡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合著,主编)
2008: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plexity in the Liaoxi Area, Northeast China.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1821, Archaeopress, Oxford, England.
学术论文:
2013年:《中国相互作用圈视角下的红山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4期
2012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构建的心路历程》,《考古学研究》(九),文物出版社,2012年。
2012年:《重建中国的史前基础》,《“早期中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
2011年:《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学研究》,《华夏考古》2011年1期,126-138页。
2011年:《中原地区史前陶器制作工艺的演变与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科技考古》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155-164页,合著,第一作者。
2011年:《中原文明形成时期多个遗址陶器的中子活化分析与研究》,《科技考古》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177-202页,合著。
2011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陶器的科技研究》,《科技考古》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203-212页,合著。
2011年:《陶寺遗址龙山时代黑色陶衣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7期,906-912页,合著。
2010年:《中国考古学》第三卷“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部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p.451-495, 673-965
2010年:《中原地区几处仰韶文化时期考古遗址的人类食物状况分析》,《人类学学报》2010年5月,29卷2期,197-207页,合著
2009年:《我国史前有槽箭杆整直器》,《考古》6,62-71页。
2008年:《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兴隆洼文化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研究》,《考古》6,58-68页。
2008年:《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1期,3-13页,合著。
2007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中的袁复礼》,《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6卷增刊,2007年5月,56-65页。
2007年:《再论史前弃屋居室葬》,《考古》2007年5期,50-56页。
2007年:《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2006年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期大型墓葬》,《考古》2007年第二期,3-6页,合著。
2007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仰韶墓地发掘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3000字。
2006年:《红山文化玉器与原始宇宙观》,《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
2006年:《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71-75页。合著
2005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一座仰韶文化中期的特大房址F106》,《考古》2005年第3期,3-6页。
2005年:《内蒙古敖汉旗蚌河、老虎山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2005年第3期,7-20页。
2004: “Ritual and Residential – surveys in the Bang River and Laohushan River valleys, Aohan Banner,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China.”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4, pp. 103-112.
2004年:“我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东南文化》3,66-72页。。
1999 年:“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调查”《考古》12,1-15页,合著
1999年:“良渚文化的分期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2辑,223-245页。
1999年:“我国史前房屋的废弃习俗”《考古求知集》,131-137页。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广西邕宁县顶蛳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1,11-33页,合著。
1998年:“Context方法浅谈”《东南文化》4,45-47页。
1997年:“1996年广西新石器时代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0,15-35页,合著。
1995年:“探讨姜寨一期聚落的重新分组”《考古》9,831-834页,合著,第一作者。
其他文章:
2012:《中原之中》,《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3期。
2012:《文明的中国标签》,《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
2012:《西坡大墓》,《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2年第10期。
2011:《青青子衿——邵望平先生访谈录》,《南方文物》,2011年3期,16-21页。
2010:《中华文明探源成为美国科学周刊5943期主题》,《中国文物报》2009年9月4日第7版
2010:《灵宝西坡遗址的发现与思考》,报道,2000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日第14版
2006:《西北科学考查团故事》,《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3期,78-90页
所受奖励:
2011年:《灵宝西坡墓地》被评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主持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掘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5年主持发掘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2000-2003年获澳大利亚国际研究生研究奖学金(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Research Scholarship)。
2000-2003年获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研究生研究奖学金( La Trobe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Research Scholarship)。
2001年获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研究生研究基金( Postgraduate Research Grant of La Trobe University)
1997年参加的香港东湾仔发掘被评为当年考古十大发现。
1997年参加的广西顶蛳山发掘被评为当年考古十大发现。
1995年参加的安徽尉迟寺发掘被评为当年考古十大发现。
1995年参加的安徽尉迟寺发掘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1993年参加的内蒙兴隆洼发掘被评为当年考古十大发现。
1993年参加的内蒙兴隆洼发掘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
1988年获北京大学“五四”青年论文竞赛二等奖。
参加的学术组织:
印度-太平洋史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