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中心资讯 >> 通知公告 >> 正文
讲座预告|中亚历史与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7-31     点击量:   分享到:

讲座题目:中亚历史与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讲座时间: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15:00

主讲老师:王建新教授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讲座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中国现代考古学一次次以科学的发现,向世界揭示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深刻改变了世人对中国历史的认知,激发起中华民族强烈的自豪感。

为进一步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提升考古学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功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考古和历史。8月1日,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特邀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老师,作《中亚历史与考古研究的新进展》讲座,讲述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中国学者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活动将通过新华网客户端同步直播。

主讲老师简介:


王建新,1953年6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7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起曾先后担任西北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考古学系主任、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作为学科带头人长期主持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建设工作。在此期间,倡导确立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十六个字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以考古学为价值认知体系、以文化遗产保存科学为价值保存体系、以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为价值传承体系的“三位一体”学科架构。

现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学家、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中心首席科学家、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中国考古、东北亚考古、中亚考古、游牧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从河西走廊、新疆东天山,走到了中亚西天山,初步廓清了古代康居和月氏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与分布范围,形成了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取得了中国学者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讯息来源“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iSbjNx-OojMkX7RCOALUNQ